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聚焦 >  >> 
峡江转弯处的绿色崛起新事

时间:2023-07-07 10:28:08    来源:新华社

在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的“长江第一拐”南岸大面山上,矗立着一座耀眼夺目,已成“网红打卡地”的“灵芝仙台”。

“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!”站在“灵芝仙台”上目睹壮丽的峡江风光,来自上海的游客李莉情不自禁扯开嗓子,喊出了诗仙李白流传千古的诗句。


(资料图片)

“灵芝仙台”是一个造型酷似灵芝的硕大玻璃观景平台。它峭立崖顶,立于其上极目远眺,群山巍巍,峡谷幽深,江流蜿蜒,无限风光尽收眼底。不计其数的游客慕名前来,登高望远,欣赏美景。

在“长江第一拐”两岸,绿色崛起故事不断开启新篇章。

“长江第一拐”南岸大面山上的玻璃桥和玻璃观景平台。新华社记者伍志尊 摄

夏雨初歇,走进位于长江北岸的巴东县溪丘湾乡,万亩茶叶、万亩柑橘等特色产业示范带似画卷一样徐徐展开。从“云海茶乡”到“玫瑰小镇”,处于交通枢纽位置的溪丘湾乡,找到了产业融合发展新的突破口。

在这里,68名“幺妹”当起主播,向网民推介当地自然、人文景观,并“带货”茶叶、柑橘、土豆等农特产品,“玫瑰小镇”是她们宣讲的热词。

主播唐珊珊说:“通过我们的直播,越来越多的网民知道了溪丘湾乡,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我觉得很有意义。”

长江南岸,巴东县城。正山堂巴东红茶体验馆,门庭若市。不少游客在馆里看茶史、品茶宴。这个专注于推广茶文化的体验馆,已成为巴东巫峡口景区热门景点。

记者现场看到,在体验馆可视化生产车间内,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加工茶叶。公司法定代表人谭立才告诉记者,今年以来已收购茶叶鲜叶29万公斤,预计精制干茶6万公斤,实现产值1800万元。

巴东县茶历史悠久,茶文化源远流长。2019年,巴东县着力引进优质企业破解茶产业发展瓶颈,福建正山堂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由此落户巴东,催生了湖北正山堂巴东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。

成立4年,这家企业已建成5000亩标准化茶园,保护开发小神农架核心区域1200多亩野茶,销售网络已延伸至北京、天津、西安、武汉等城市。

茶叶已成长为巴东县农业支柱产业。巴东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卿介绍,全县共有茶园20.6万亩,年产值达5.1亿元,带动5万户茶农增收致富。

更多的绿色崛起故事在这个“长江入鄂第一县”持续上演。

位于巴东县野三关镇的湖北巴东经济开发区已有2家优势医药企业入驻,湖北晟美康药业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。在这家公司的大厅里,展示着葛根素、双甙、单甙等。

公司董事长刘继江说,生产这些产品所用的黄柏、葛根、银杏叶等原材料,主要采购于巴东及周边地区。当地所具有的丰富优质中药材资源,是吸引他们到此投资的主因,“今年以来已实现产值4000万元,未来5年计划把年产值做到6亿元以上”。

近年来,巴东县依托“长江第一拐”的旅游资源优势,高质量打造巫峡口景区,带动全县旅游业起势复苏。一座三峡库区的新地标就此诞生。总规划面积83.5平方公里的巫峡口景区,分布有巫峡口、大面山、链子溪、火焰石等景点。

从巴东县城乘坐索道缆车上行至巫峡口景区核心区域,最快仅需8分钟。透过缆车望去,秀美的大面山令人沉醉。在山之巅,横亘着一条土家族特色的巫峡天街。这个占地10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内,酒店、民宿、餐饮、名特产品展示和艺术创作等业态一应俱全。

夕阳下绚丽的巫峡口。(吴以红 摄)

走过天街,一道130米长的玻璃桥,跨越山谷,通往峭立崖顶的玻璃观景平台。玻璃桥距谷底185米,从桥面俯瞰,地势之险一览无余。

春有山花夏有云,秋有红叶冬有雪。一季一景,一处一景,一个多姿多彩的巫峡口,广受游客追捧。巴东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余建军说,巫峡口景区自2021年4月30日开园以来,已累计接待游客45万人次,成为拉动巴东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
巴东县委书记黄波表示,随着“公铁水”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建成,特别是巴东高铁站至县城快速通道贯通,以及南北大通道巴东至张家界高速公路建设提上日程,巴东依靠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“绿色崛起”,将迎来千载难逢的“黄金机遇期”。

标签:

热门推荐

X 关闭

X 关闭